《挪威的森林》讀后感1000字
導語:《挪威的森林》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wěn)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小編整理了這部著作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1:
用了連天的時間讀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有一些不得不記下的感受,又擔心記下的東西過于膚淺,然而怕又沒有耐心,更多是怕沒有時間繼續(xù)讀完第二遍,所以索性還是把自己可能尚未成熟的種種感受寫落紙上?赡苁橇晳T使然吧。
這是一本很封閉的書,沒有過多的去敘寫那個時代的背景,而且,我對于日本的文化和歷史又知之甚少,這就是我擔心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一個原因。我所說的封閉只是一個外界環(huán)境的封閉,而決非作品中典型人物心理上的封閉,相反,對人物的刻畫上,它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震撼力,因為曾有人對我描述說這本書很黃,我感覺這失之偏頗,它更多的給我了心理上的震撼。這震撼很強烈,而且是全方位的強烈。
愛情、友情和性交織在一起,融洽、沖突、此起彼伏。從誕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充斥著憂郁、痛苦的掙扎和無所畏懼的解脫,畸形的性接觸和近于病態(tài)的心理。抽象而出的一個個不正常的人,不正常的心理,把活的部分拖進死亡,又把死亡拖進活的部分,終于是從不成熟走向成熟。
你愛不愛我?這不再是可以簡單作答的問題。女人往往會把愛和性攪和在一塊兒,男人卻會毫不猶豫的把他們分得很開。所以渡邊不止一次的把愛的程度描寫成象在春天的絨綠里和可愛的小熊打滾,很純真浪漫的情愫。男人對于性的態(tài)度和女人往往大相徑庭,永澤可以借以消遣,甚至近于病態(tài)的追求,渡邊也一樣,只不過他把性分的細化了,有愛的性和無愛的性,有性的愛和無性的愛,甚至更加可以細化到友情。
所以在文章開始處的伏筆更有意思,直子講的那草皮掩過的讓人毛骨悚然的井,男人會小心翼翼的去提防,而女人,包括直子,因為不怕,或者那怕只是潛意識的怕,所以終于掉進去,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愛,走的太近,付出的太全部,就可能變成相互的傷害。這些與性無關。玲子擁有的僅僅是友情和性,所以有一份不完整的幸福。另外,玲子又是超凡脫俗的女性,她可以把性從愛中解脫出來,坦然面對美好的生活,這區(qū)別于一般,顯得很不容易。
談及作品中悲劇性的人物,直子和初美,雖然通往悲劇的路途,一個激騰一個平坦,但其根蒂都在于對性和愛有太完美的憧憬,想得到百分之百的完美又不可能,終于導致悲劇。而綠子則很幸運的擁有確實的性和允諾的愛,更加堅強和果敢的性格給她帶來了看似較完美的結局。有更多的時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爭取。
總的看來,這是一本區(qū)別于以往的更模糊,其實包含更加深邃思想的書,F(xiàn)在是一定不能完全體會作者思想的,因為年輕,或許,再經(jīng)過十幾年的生活煉勵,重讀到這本書,重見到這篇文稿的時候,我會有更澎湃的感受。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2:
作品以渡邊回憶青春往事為開端,初入大學的渡邊在電車里偶遇直子,直子是渡邊死去的好友木月的戀人。渡邊與直子逐漸相戀,不料二人同床后,直子因無法擺脫愧疚的心魔而輟學,獨善其身的渡邊在東京孤獨度日。然而,綠子的出現(xiàn)令渡邊重獲生機,一段新的戀情發(fā)生。在兩段感情的糾葛與失去所愛的痛苦中,渡邊逐漸摸索出了生活的本真。
初讀本書,便有強烈的共鳴。村上的人生態(tài)度把玩孤獨與無奈在我看來又是多么的不羈與隨性。在繁蕪荒涼的世間,請承認自己的孤獨與自我和解。越是逃避孤獨,越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孤獨的價值在于反思,看清自己才有資格對癥下藥,與自己和解。就像最終孤身一人的渡邊一樣,至此他才懂得了人生的真諦。
綠子與直子應是兩個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直子從未接受獨特的自我,加在她身上的重重枷鎖:社會道德、社交法則等等,每當她稍有違背便內(nèi)疚自責不已,無可解脫,最終自殺;而綠子可謂是書中最離經(jīng)叛道的人物,留一頭短發(fā),家境平凡,父母雙亡,看似卑微卻實實在在持有一份拒絕受人擺布、拒絕社會同化、待人真誠坦蕩的執(zhí)著。她言語粗俗,行為乖張,該認真的時候卻不吝于任何人,在一定程度上,她的確找到了社會與個人之間的平衡,接受了自己。正是綠子的這種亦正亦邪的存在帶給了渡邊慰藉,渡邊也自知自己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但若他沒有遇到綠子,或許他將一如既往的墮落下去,不斷為空虛折磨。
綠子很幸運的擁有了確實的性和允諾的愛,更加堅強和果敢的性格給她帶來了看似較完美的結局,有更多的時候,幸福要依靠自己去爭取。
作品為何會取名為“挪威的森林”?這讓我沉思許久。傳說,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的會讓人迷路的森林,是那種人進得去卻出不來的大的原始森林。生活也就像這片挪威的森林,不管我們愿不愿意,我們都得走進去,因此我們才不可避免的對生活感到迷茫和痛苦。于是,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知心的交流少了,恭維的話卻多了;信任的眼神少了,說的謊話卻多了;每個人的心都變得復雜了。但是我們?nèi)砸砷L,不要去過分改變自己。
社會帶給我們的轉變有時不那么容易,所以我們就看到在作品中,很多人都在這片挪威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木月在17歲時死了,以死來作為回避成熟的方式;而直子在木月死了之后,就不知該如何與人交往了,也選擇一死了之。實際上,玲子也是其中一員,僅僅是沒有失去生命罷了。
而對于我們,也許都會像渡邊一樣在迷茫和痛苦中完成這些轉變,即使這種轉變是被環(huán)境逼迫的。而像永澤,看上去能勇敢且完全的適應這些轉變,但他的內(nèi)心仍是痛苦的,只不過他用自己的奮斗強迫自己完成轉變。這也是大人物與普通人的區(qū)別。
總的看來,《挪威的森林》是有很濃重的思想蘊含的,現(xiàn)在的我也許因為年輕并不能完全體會作者的思想。隨著我年齡的增長,很多想法肯定還會發(fā)生不少的轉變。但是不會變的就是,我希望自己能勇敢的面對這些蛻變,勇敢的完成蛻變,并能在蛻變中保持一些東西永遠不會改變。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3:
村上春樹是日本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最經(jīng)典的作品,筆觸,情節(jié)都非常精彩。我讀書的速度一向很快,碰到喜歡的小說,索性窩在被窩里,一晚上讀完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但《挪威的森林》,我卻讀了一周。這本書不能讓我一目十行的呼啦啦讀下去,每讀一節(jié),都得合上書,細細的思索一些問題,有時情緒不能跟上作者的節(jié)奏,還得回過頭來重新開始讀一遍,直至把作者的意圖弄明白,才能繼續(xù)。 打動我的.,大抵以下下幾個方面:
一:描寫手法獨特,想象力極豐富到位:書中景致和音樂背景能和人物心情處境相結合,互相包容,特別能打動人。山的棱角曲線,草地,音樂的加入對襯托人物感情的描寫,氣氛的渲染很有感染力,仿佛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境界,一個物我兩和的小說境界,讓人久久不能自拔。比如書中在描寫主人公在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直子的音訊后,在樓頂放飛螢火蟲的情景:
“我憑倚欄桿,細看那螢火蟲,我和螢火蟲雙方都長久的一動未動,只有夜風從我們身邊掠過,櫸樹在黑暗中摩擦著無數(shù)葉片,簌簌作響。我久久地,久久地等待著。”
這才是真正的語言的藝術,作者用語言把主人公此刻孤獨,凄涼,迷茫的心態(tài)展現(xiàn)出來,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久久回味,帶給讀者的永遠是文字的快感。
綠子問渡邊有多喜歡他,渡邊回答:“像喜歡春天的熊一樣。”“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里,你走在森林中,突然蹦出來一頭毛茸茸的可愛極了的小熊,小熊問你:小姐,愿意和我一起玩打滾游戲么?接著,你和小熊從長滿三葉草的的山坡上互相擁抱著從山坡上打滾,玩了整整一天,玩的開心極了。我就這么喜歡你!”“喜歡我喜歡到什么程度?”綠子又一次問“整個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溶化成黃油。”渡邊的另一個回答。
如果說喜歡和愛有千種萬種表達方式,霸道強吻,浪漫煙花,虔誠誓言,甚至于借用禮物,道具,場景來詮釋,于青春期懵懂迷茫的我們來說,渡邊的回答,是最令少女們開懷和安心的,春上春樹贏了全場。
二:性愛描寫成為小說中的一種交流方式:性愛描寫總是令人聯(lián)想到色情,骯臟,暴力,占有,但作者把性描寫和人物心境結合的非常到位,讓人看了能理解文中渡邊的性行為,自然而然發(fā)生,非常淳樸自在,成為一種正常的交流方式,沒有引起讀者的反感和不快。作品中探討了性和情,靈與肉分開的境界,在《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是分離的,作者跨過了肉體和精神必須合而為一的傳統(tǒng)小說模式,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透明純粹的愛情世界,男主人公渡邊雖然在青春期和八九個女生做過愛,但是,在他心中,卻為他心愛的姑娘直子保留了相當一片未曾被人染指的園地,因為這份愛,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直子的責任,在得知直子的精神疾病后,他從未想過放棄直子,正如他所說: “我準備竭盡全力,若不然,我對自己都不知道何去何從”。女主人公直子,一直深愛與她相戀十四年,青梅竹馬的木月,但卻不能對木月打開身體,但卻在木月死后,對相處不到一年的渡邊產(chǎn)生了強烈的性渴望,性,是對關系的認可,也許是自己潛意識里覺察出身體對木月的背叛,對自己忠實感情的背叛,也是導致直子自殺的一部分原因。小說中渡邊與直子,玲子,綠子三個女人,用語言,表情,甚至性愛互相溝通,交流思想,三個姑娘各有千秋,直子溫柔純潔,有精神障礙,綠子聰明活潑,坦率,玲子穩(wěn)重智慧,男主人公和他們的性愛過程也各有不同,但描寫的非常自然,水到渠成,毫無刻意的痕跡。
“當七個小小的白扣全部解完后,直子像昆蟲蛻皮一樣把睡衣從腰間一滑退下。她身上唯一有的,就是那個蝶形發(fā)卡。脫掉睡衣后,直子仍然雙膝跪地,看著我。沐浴著柔和月色的直子身體,宛似剛剛降生不久的嶄新肉體,柔光熠熠,令人不勝憐愛。每當她稍微動下身子——實在是瞬間微動——月光投射的部位便微妙地滑行開來,遍布身體的陰影亦隨之變形,恰似靜靜湖面上蕩漾開來的水紋一樣改變著形狀。這是何等完美的肉體啊——我想。”
這是男主人公渡邊去阿美寮療養(yǎng)院看望女主人公直子時的一段描寫,月光下女人的胴體卻不曾使人生出一絲邪念,完美的幾乎窒息。
三:對精神疾病的思索,這是文章中表現(xiàn)的深刻一面,有人甚至把它稱之為自殺小說,木月死了,直子的姐姐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這些都是美麗,純真,震撼靈魂的完美人物,卻在小說中一個一個離去,且都是自殺,有的預知了,有的毫無感覺,令人猝不及防,完美的總有缺憾,精神世界的事難以說清,也許我們麻木,也許我們有病,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別人的自殺行為,即使他們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它的一部分”,小說讓我們突然醒悟,明白了生與死的關系,謎一樣的精神世界,詩一樣的阿美寮精神樂園,到底是誰的,精神出了問題,有待研究。青春在一次次經(jīng)歷苦難震撼中成長。正如書中玲子所說:我們的正常之處,就在于懂得自己的不正常。這部小說讓我第一次對精神疾病有所感觸,走進精神障礙者的世界,原來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難以理喻,他們和正常人的差別也許只是一步之遙,
“這食堂的氣氛,類似特殊機械工具的展覽會場:對某一特定領域懷有強烈興趣的人集中在特定的場所,交換惟獨同行間才懂得的信息。”這是阿美寮療養(yǎng)院的食堂描寫,這讓我聯(lián)想到我的一個作家朋友,她患有精神疾病,每年住院治療,但在她好轉時,卻能妙筆生花,寫出絕妙的小說。她幻想有一個男朋友阿剛,而且她每天都和幻想中的阿剛竊竊私語,交流作品,她的小說里常有一些哲理性話語,和她的年齡極不相符,我們問她怎么寫出來的,她說是阿剛告訴她的,這些常常使得人不可思議,但讀完《挪威的森林》,我想我了解了精神疾病患者的一部分心路歷程。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無法到達的森林!杜餐纳帧,那一片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森林。
高行健說過,印象的重要與加深比靜態(tài)的描寫或分析與說明更有表現(xiàn)力,感性的記憶留在人心中的形象比對環(huán)境的描寫更為鮮明,它盡管短暫,卻十分明亮!杜餐纳帧妨粼谌诵闹械挠∠,正是這樣的,感性,明亮,久久不能散去的,除了鮮明的人物形象,還有小說中緩緩流動的傷感,孤獨,青春。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1000字】相關文章: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2-14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4-01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悟03-07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03-16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集錦04-18
《挪威的森林》精選讀后感04-13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范文01-02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范文01-04
挪威的森林讀后感精選范文04-03
《挪威的森林》的讀后感范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