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xué)三年級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成語故事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那么,都有哪些經(jīng)典成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成語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成語故事1
唐朝著名大詩人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xué),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又沒有去上學(xué),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fēng)搖擺的花草使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頭繼續(xù)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dāng)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xì)細(xì)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jì)這么大了?”
“只要我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xué)。每天的學(xué)習(xí)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
三年級成語故事2
草地上有一群雞。其中一只大公雞,夸耀自己強(qiáng)壯,羽毛金黃亮麗,最為出眾。另一只蘆花大公雞不以為然,說自己打起鳴來,聲音嘹亮,才是秀的'。就在他們互不服氣,要打起來的時候,一只仙鶴突然從天而降,落在雞群中,兩只公雞相形見絀,不再爭斗了。
提示:比喻一個人的儀表出眾或?qū)W問、品德高于別人。
三年級成語故事3
東漢時,樂羊子外出求學(xué)。過了一年,他因為想家就回來了。他的妻子一見到丈夫就用刀割斷織機(jī)上的絹帛。樂羊子覺得十分奇怪,他妻子說:“書沒有讀完就停下來,如同割斷織絲一樣。”樂羊子深受震動,又重新回去讀書。七年后,完成了學(xué)業(yè)才回到家中。
[注釋]廢:停止。
三年級成語故事4
魏晉時,有個名氣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學(xué)多才,性情極其豪放。他讀書入迷時,可以好幾個月都不出家門。出外游玩和訪友時,因迷戀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間的.交往,常常幾個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時候就盡情地享樂,能夠忘記自己是什么模樣。
[提示]本意為因高興而忘掉一切,F(xiàn)多形容淺薄的人得志,高興得無法控制自己。
三年級成語故事5
老虎抓住一只狐貍,準(zhǔn)備吃掉它。狐貍說:“我是天帝派來的百獸,你敢吃我,會受到上天的`懲罰!币娎匣⒉恍,狐貍又說:“你跟著我到森林里走一趟,就知道野獸們都怕我。”由于有老虎在身邊,野獸們見了,紛紛逃命。老虎信以為真,就放了狐貍。
[注釋]假:借著,利用。
[提示]比喻依仗他人的威勢欺壓人。
三年級成語故事6
漢景帝4年(公元前153年)立劉榮為太子。景帝的姊姊長公主幾次表示愿意將女兒嫁與太子。太子的母親栗姬因公主經(jīng)常向景帝推薦宮中美人,而堅決反對。長公主轉(zhuǎn)而將女兒許給景帝的另一位妻子王夫人的兒子劉徹,王夫人欣然同意。從此,長公主每天在景帝面前吹捧王夫人,攻擊栗姬。謊話重復(fù)百次都可能被誤為真理。
景帝聽得太多了,不知不覺思想受到長公主的影響。王夫人夢太陽入懷而懷孕,生下劉徹。景帝想起此事,萌動了另立太子的念頭。王夫人暗中窺伺到景帝對栗姬有些厭煩,故意煽動景帝的'情緒爆發(fā)。她授意宮中負(fù)責(zé)禮儀的官員奏請立栗姬為皇后。景帝聞聽大怒,說:“你有什么資格妄談這什事!”景帝余怒不息,下令處死這個官員。又過了幾個月,到了冬天的11月,景帝突然下詔,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竇嬰沒能保護(hù)好太子,覺得愧對滿朝文武。從此,竇嬰稱病在家,過起了隱士生活。許多人都來勸說竇嬰上朝,他都聽不進(jìn)去。
有個名叫商遂的人勸竇嬰,說:“您無力使皇帝改變主意,又不能為此事殉節(jié),呆在家中與美女廝混,如將這兩件事聯(lián)系在一起評價(相提而論),像是在故意顯露皇帝的錯誤,作臣子的不該如此啊!”竇嬰也覺得自己太過分了,于是入朝辦事。后人將“相提而論”說成“相提并論”。
三年級成語故事7
古時候,有一個叫公明儀的人,琴彈得非常出色。有一天,他帶琴出游,只見遠(yuǎn)山如畫,河流清澈,一頭牛正在河邊吃草。這美麗的景色讓他興致大發(fā),就對著牛彈起琴來。盡管琴聲動人,可是那頭牛好像沒有聽見一樣,他很生氣。這時,有個過路人對他說,不是琴彈得不好,是牛聽不懂啊。
[提示]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奧的道理,白費(fèi)口舌。也用于譏笑人說話不看對象。
三年級成語故事8
成語:
廢寢忘食
成語故事:
“廢寢忘食”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對某一件事專心一意,以致睡覺吃飯都顧不上了。形容工作和學(xué)習(xí)專心努力。
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述而第七》,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
孔子年老時,開始周游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
葉縣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沈諸梁人稱葉公,他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xué)生,對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學(xué)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
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怎么回答,就沒有作聲。
以后,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說:“你為什么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xué)習(xí)而不厭倦,甚至于忘記了吃飯,津津樂道于授業(yè)傳道,而從不擔(dān)憂受貧受苦;自強(qiáng)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jì)!@樣的話呢?”
孔子的話,顯示出他因為有遠(yuǎn)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
三年級成語故事9
傳說,五臺山上曾經(jīng)有一種鳥叫寒號鳥。夏天是它們羽毛豐滿的季節(jié)。那時它們總是張開翅膀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們從不筑巢壘窩,只知道玩樂。到了冬天,羽毛脫落,就不再美麗了。晚上躲進(jìn)石縫里被凍得發(fā)抖,白天出了太陽,它們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過且過,得過且過!”
[注釋]且:暫且,不作長遠(yuǎn)打算。
[提示]形容工作馬虎、敷衍了事,過一天算一天。
三年級成語故事10
三人成虎,我國古代成語,出自《韓非子》,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里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fù)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處】《戰(zhàn)國策·魏策二》《韓非子·內(nèi)儲說左上》
【讀音】sānrénchénghǔ
【比喻義】比喻流言惑眾,蠱惑人心。
【釋義】三個人都說街市上有老虎,別人便以為真有老虎。比喻謠言一再反復(fù),就會使人信以為真。
【用法】復(fù)句式;作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眾口鑠金、道聽途說、無中生有、以訛傳訛
【反義詞】眼見為實、實事求是
【燈謎】
大夫制迷春節(jié)那天做條謎出處《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龐恭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嫻г唬骸蚴兄疅o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離市場很遠(yuǎn),而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為知!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蔽鳚h·劉向整理的《戰(zhàn)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yuǎn)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痹凝嬍[(恭)(1)與太子質(zhì)(2)于邯鄲(3),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4)有虎,王信之(5)乎?”王曰:“否!薄岸搜允兄杏谢,王信(6)之乎?”曰:“寡人惑之矣”“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饼嬍[(恭)曰:“夫(7)市之無虎也,明(8)矣,然(9)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10)魏也遠(yuǎn)于市,議臣者(11)過于三人。愿(12)王察(13)之!蓖踉唬骸肮讶俗詾橹。”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竟不得見!稇(zhàn)國策》譯文魏國大臣龐蔥(恭),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zhì),臨行前對魏王說:"現(xiàn)在有一個人來說市場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嗎?"魏王說:"不相信。"龐恭說:"有二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這種說法嗎?"魏王說:"我懷疑這件事。"龐蔥(恭)又說:"三個人說街市上出現(xiàn)了老虎,大王相信這種說法嗎?"魏王道:"我相信了。"龐蔥(恭)就說:"集市上沒有老虎是明擺著的事,但是有三個人說有老虎,就變成真的.有老虎了,F(xiàn)在趙國國都邯鄲離魏國國都大梁的距離比距離這里的街市遠(yuǎn)了許多,而議論我的人也一定超過三個人。希望大王能考察識別那些人的話。"魏王說:“我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庇谑驱嫻Ц孓o而去,果然很快就有許多謠言傳到了魏王耳朵里。后來太子結(jié)束了人質(zhì)的生活,龐恭再也沒有見到魏王。
三年級成語故事11
春秋時,有個急性子農(nóng)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里著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家里,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干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眱鹤舆B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提示]比喻不顧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三年級成語故事12
東漢時,章帝想給皇太后的娘家親戚們封官賜爵。太后知道后,表示堅決反對,她對章帝說:“我娘家那些人呀,就知道把持權(quán)利,只會吃喝玩樂。我曾經(jīng)看見很多人去他們那里請安問候,門前的.路上,車如流水,馬如游龍。你給他們加官封爵只能有害于國家!
[提示]形容繁華熱鬧的場景。
三年級成語故事13
狐貍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倚仗別人的權(quán)勢來欺壓人,含貶義。
一天,森林里一只饑餓的老虎正在尋找食物。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一只狐貍,他高興得不得了,口水都流出來了,他一把抓住狐貍,準(zhǔn)備美餐一頓。這時,狐貍開口了:“小老虎,我可不怕你,我才是真正的萬獸,不信,你按我說的做試試看!
老虎看著狐貍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就按它說的做了,自己走在狐貍的后面,在森林里轉(zhuǎn)了一圈。果然,小兔子、小松鼠等小動物見到這個場面,都嚇得跑開了。狐貍在前面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笑著說:“怎么,我說老虎兄弟,這下,你相信我說的.話了吧?”老虎低著頭,像個做錯事的小孩子一樣:“是啊,狐貍大哥,小弟以后可不敢這樣了!闭f完,灰溜溜地走了。
狐貍心想:“沒想到這就把你唬住了,就你的智商,還出來和我斗呢,哎呀,趕緊跑吧,一會遇到一只聰明的老虎,我就完了……”
三年級成語故事14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足智多謀,英勇善戰(zhàn),立下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
有一次,他到趙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田稅,誰知道趙勝的管家蠻橫不講理,就是不肯繳納田稅。趙奢根據(jù)當(dāng)時的法律,嚴(yán)肅地處理了這件事,殺了趙勝手下九個參與鬧事的人。趙勝知道后,大發(fā)脾氣,揚(yáng)言要?dú)②w奢。趙奢知道趙勝要?dú)⒆约,不但沒有躲避,反而找到趙勝,對他說:“您是趙國王族的`貴公子,卻放縱管家違反法律。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國家必然衰弱。國家一旦衰弱,其他國家就會來侵犯我們,甚至把我們滅掉。到那個時候,您還能保持現(xiàn)在這樣的富貴嗎?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wěn)定,國家也就強(qiáng)盛起來了。您身為王族公子,怎么能不重視國家的法令呢?”
趙勝聽了這一番話,知道趙奢是個有才干的人,于是就在趙惠文王面前建議提拔趙奢。趙惠文王聽從了趙勝的建議,任命趙奢為統(tǒng)管全國賦稅的官吏。從此,趙國的賦稅公平合理,百姓富足,國庫得到了充實。
后來,人們就用“奉公守法”這個成語,指某人嚴(yán)格地遵守國家的法律,做事非常規(guī)范。
三年級成語故事15
從前,在某一個地方的一個山洞里,住著一只兇猛無比的老虎。有一天,它因為沒有食物充饑,覺得非常難過。于是,它走出山洞,到附近的山野里去獵取食物。
正在這時候,老虎看到山腰的.不遠(yuǎn)處有一個人正蹣珊地走來,便猛撲過去,把那個人咬死,把他的肉吃光。但是老虎還不滿足,它抓住那個人的鬼魂不放,非讓它再找一個人供它享用不可,不然,它就不讓那人的鬼魂獲得自由。那個被老虎捉住的鬼魂居然同意了。
【三年級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成語故事02-17
小學(xué)三年級成語故事05-29
三年級的經(jīng)典動物成語故事07-06
成語故事09-10
經(jīng)典成語故事11-04
成語故事11-19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5-23
成語故事06-12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