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的成語 推薦度:
- 虎的成語 推薦度:
- 虎年成語四字成語 推薦度:
- 形容大雨的成語 推薦度:
- 形容荒涼的成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勤學好問的成語
導語:勤學好問意思是指勤奮學習,不懂的就問,比喻善于學習的意思。關(guān)于勤學好問的成語故事都有哪些呢?語文迷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希望對同學們的學習有幫助!
有關(guān)勤學好問的成語:
一:聞雞起舞
【讀音】:wén jī qǐ wǔ
【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自】:《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成語故事: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二:鑿壁偷光
【讀音】:záo bì tōu guāng
【解釋】:原指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后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成語故事:
西漢時候,有個農(nóng)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里窮,沒錢上學。后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锖赓I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锖饩驮谵r(nóng)忙的時節(jié),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工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锖夂苤,心里想:白天種莊稼,沒有時間看書,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墒强锖饧依锖芨F,買不起點燈的油,怎么辦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讀過的書。背著背著,突然看到東邊的墻壁上透過來一線亮光。他嚯地站起來,走到墻壁邊一看,啊!原來從壁縫里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于是,匡衡想了一個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墻縫挖大了一些。這樣,透過來的光亮也大了,他就湊著透進來的燈光,讀起書來。匡衡就是這樣刻苦地學習,后來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三:囊螢映雪
【讀音】:náng yíng yìng xuě
【解釋】: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讀。
【出自】:元·賈仲名《蕭淑蘭》第一折:“雖無汗馬眠霜苦,曾受囊螢映雪勞。”
成語故事:
晉代孫康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上А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cè)向窗戶時,發(fā)現(xiàn)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囊螢映雪的囊螢:晉代車胤小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故事源自晉代的車胤與孫康。
四:不恥下問
【讀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釋】:樂于向?qū)W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語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虛心求教
成語故事: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么都要問?鬃勇牭竭@些議論后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xiàn)啊。”
那時,衛(wèi)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tǒng)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后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么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五:斷齏劃粥
【讀音】:duàn jī huà zhōu
【解釋】:斷:切斷;齏:醬菜或腌菜之類。指食物粗簡微薄。形容貧苦力學。
【出自】:宋·釋文瑩《湘山野錄》:“范仲淹少貧,讀書長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兩塊,斷齏數(shù)十莖啖之,如此者三年。”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故事:
北宋時期,范仲淹小時家貧,他只好住在廟里讀書,晝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兩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為四,早晚各吃兩塊,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經(jīng)過苦讀終于被錄取為官員,他的至理名言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勤學好問的成語】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勤學好問的成語05-01
勤學好問的成語故事10-14
勤學好問的相關(guān)成語及解釋01-14
關(guān)于勤學好問的成語故事10-14
勤學好問的小鳥10-26
伽利略勤學好問的故事05-06
勤學好問的哥哥09-26
勤學好問的名人警句04-24
關(guān)于伽利略勤學好問的故事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