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謀同辭的成語解釋
中文發(fā)音: bù móu tóng cí。
成語解釋: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成語出處:《后漢書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成語造句:[武王]與八百諸侯威同此盟,《尚書》所謂不謀同辭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北魏 - 酈道元《水經(jīng)注 - 河水五》
成語使用:作謂語、定語;用于觀點(diǎn)相同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近義詞:異口同聲
反義詞:各抒己見
不謀同辭成語接龍:
辭嚴(yán)意正 同“辭嚴(yán)義正”。
辭嚴(yán)誼正 同“辭嚴(yán)義正”。
辭嚴(yán)義正 辭:言詞,語言。義:道理。言辭嚴(yán)厲,義理正大。
辭窮理盡 辭:文辭;窮:完,盡。無話可說,無理可辯
辭豐意雄 辭:文詞;雄:龐大威武。文詞豐盛,意氣雄偉
辭喻橫生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dòng),橫逸而出
【不謀同辭的成語解釋】相關(guān)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