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無義戰(zhàn)的典故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匯,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shù)墓J(rèn)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秋無義戰(zhàn)的典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秋無義戰(zhàn)《孟子·盡心下》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公孫丑問孟子:“梁惠王是怎樣一個人?”孟子說:“梁惠王這個人是不施行仁政的啊!”公孫丑又問:“老師,你這句話怎樣講呢?”孟子給他解釋道:“梁惠王為了爭奪土地,常常驅(qū)使他所不喜愛的.百姓去作戰(zhàn),使他們骨肉糜爛。打了敗仗,又準(zhǔn)備再戰(zhàn),恐怕不能取勝,便驅(qū)使他所喜愛的子弟(即貴族)去戰(zhàn)。這就叫做把不喜歡的東西(戰(zhàn)爭)強(qiáng)加給他喜歡的人,這難道叫‘仁’么?”他嘆了一口氣又說:“春秋無義戰(zhàn)!”(意思是:春秋時代,各國諸侯為了爭奪土地相互混戰(zhàn),所以沒有什么正義的戰(zhàn)爭。)公孫丑說:“這樣看來,春秋時代的君主沒有一個好的!”孟子說:“有的君主好一點(diǎn),可惜太少了!彼A艘煌=酉氯フf:“這就是我要大力宣傳‘仁政’的原因啊!”后來人們引“春秋無義戰(zhàn)”來表示非正義的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