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代文房四寶之筆筒的歷史藝術簡介
中國書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筆、墨、紙、硯演變而來的,人們通常把它們稱為“文房四寶”,大致是說它們是文人書房中必備的四件寶貝。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古代文房四寶之筆筒的歷史藝術簡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翰墨雅韻文房奇珍——古代筆筒藝術賞析
筆、墨、紙、硯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文房四寶,筆為之首,裝筆的筆筒也就成了一種重要的文房輔助用具。
明代朱彝尊對筆筒贊譽有加,作《筆筒銘》云:“筆之在案,或側或頗,尤人之無儀,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閑彼放心,歸于無邪!
筆筒的前身為唐代的筆船、筆床、筆格,最早大約出現(xiàn)于宋代,《中國古陶瓷圖典》中稱“筆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筆之用,始見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狀”。
因小巧精致、使用方便,很快便風靡一時,至明末清初時盛行,成為文人墨客書房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長盛不衰。筆筒材質多樣,有瓷、木、竹、漆、銅、水晶、端石、玉、象牙、料器、紫砂、翡翠和鎦金等,以竹木筆筒居多。
對其古制,明代文震亨在編撰的藝術鑒賞典籍《長物志》中稱之“古樣,中有孔插筆及墨者”。
另載:“筆筒湘竹、棕櫚者佳,毛竹以古銅鑲者為雅,紫檀、烏木、花梨亦間可用!惫P筒傳世很多,其身上精美的繪畫圖案,精湛的雕刻藝術,美不勝收,令人賞心悅目。
武漢博物館珍藏有不同材質的文房筆筒,筆者選取其中精品及個人收藏珍玩,略加賞析,以饗讀者。
竹筆筒:竹是中國有著特殊文化意蘊的植物,與“梅、蘭、菊”一起被稱為“四君子”,和“松、梅”一起則被稱為“歲寒三友”,其象征的高雅品格和堅貞精神,歷來為國人所尊崇。竹雕也稱竹刻,是以竹為材質雕刻而成的工藝品,清末古玩收藏家趙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寫道:“竹刻者,刻竹也。
其作品與書畫同,不過以刀代筆,以竹為紙耳!泵鞔腥~以后,在竹雕文化極其發(fā)達的.江南地區(qū),逐漸形成了金陵(今南京市)和嘉定(今屬上海)兩個竹雕藝術中心,清代乾嘉文人金元鈺所著《竹人錄》記載:“雕琢有二派,一始于金陵濮仲謙,一始于嘉定朱松鄰!
中國文人士大夫大多鐘愛竹子,北宋蘇東坡詩云:“無肉讓人瘦,無竹讓人俗,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蔽姆恐校弥褡蛹庸こ傻谋蹟R、鎮(zhèn)紙、墨床、水盂、硯屏、筆覘、筆山等比比皆是,文人尤其崇尚使用竹雕筆筒。
明代晚期的著名文人屠隆就對竹木筆筒情有獨鐘,在《文房器具箋》之筆筒條中寫道:“湘竹為之,以紫檀、烏木棱口鑲坐為雅,余不入品。
清代揚州竹雕大家潘西鳳也曾在筆筒上以隸書刻款曰:“虛其心,堅其節(jié),供我文房,與共朝夕!庇纱丝梢娭竦窆P筒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魅力。
古代文房四寶的筆和墨
金鳳元珍珠香墨
金鳳元珍珠香墨,明,高8.7cm,寬2.5cm,厚0.7cm,重25.5g。清宮舊藏。
墨呈圭形,木簡式,通體漆皮。一面兩上端分別淺浮雕日月,其內分別雕刻金烏飛翔與玉兔搗杵,下飾祥云。其下有陽文楷書“定冊惟幕,有安社稷之勛”10字。另一面署陽文楷書作者名款“龍飛宣德歲次甲辰宮在應鐘鑒撰”,“新安金鳳元家藏珍珠香墨”。有人認為此墨為明代宣德年制,不過宣德時期沒有甲辰的年份,甲辰年分別出現(xiàn)于嘉靖、萬歷年間。這里的“宣德”可能并非指年號,而是指“宣揚皇帝的德化”之意。
檀香木彩畫福壽筆
檀香木彩畫福壽筆管長26cm,直徑1cm
此筆管、帽均采用名貴的檀香木制作,纖直細膩,散發(fā)淡淡的幽香,上以金彩繪壽桃、靈芝、蝙蝠、萬年竹等吉祥紋樣,并飾以朱、綠、絳等色彩。管、帽兩端嵌飾象牙。筆頭紫毫制,根部較細,色淺,至腰部凸隆,色漸深,呈蘭蕊式,此形是紫毫的天然特征所致。
該筆選材名貴,制作精工,是清宮中最具觀賞和使用價值的毛筆之一。
汪心農(nóng)菊香膏墨
汪心農(nóng)菊香膏墨,高9cm,寬1.5cm,厚0.8cm。
墨長方形,頂端弧圓。一面陰文填藍楷書“菊香膏”三字,上方嵌米珠一粒;另一面陰文填藍楷書“乾隆辛亥心農(nóng)制”七字款。
此墨是汪心農(nóng)套墨之一,共8錠,同裝一黑漆長方匣內。
菊香膏墨的制作,據(jù)《窳叟墨錄》中記載:“汪心農(nóng)榖,得明季阿膠一大匣,嗅之有菊花香,遂自制墨!庇蒙鲜鼍栈ㄏ愕陌⒛z所制成之墨,就是菊香膏墨。到嘉慶中期,菊香膏膠料已盡,菊香膏墨也就無人制了。
龍門氏天府御香墨
龍門氏天府御香墨,長11.8cm,寬4cm,厚1.4cm。
墨牛舌形,兩條雕龍蟠繞墨體。墨額飾朵云,云紋下陰文隸書“天府”、“御香”;墨之一面左下方陰文楷書“龍門氏”。飾紋、題識皆施金、藍、朱彩,華貴富麗。
經(jīng)考證,龍門氏系清代第一任徽州知府。傳世墨中署有順治年款或可間接確定為順治時墨者寥寥無幾,此墨因而愈顯珍貴。
天府御香墨為明代舊有墨式,明《方氏墨譜》收錄。此墨造型渾厚,龍紋形態(tài)及雕刻中渾圓的刀法無不展現(xiàn)明墨的風韻,說明清代開國之初制墨尚處于沿襲前代的狀態(tài)。
沉香木雕菊花臂擱
沉香木雕菊花臂擱,清,長26.9cm,寬7.6cm。
臂擱長條形,覆瓦式,弧起較高。通體凹凸不平,如老樹枝干狀,但入手光滑圓潤,磨工極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數(shù)莖、雜花若干,姿態(tài)秀逸,狀物生動,雖然沉香木色澤深暗蒼老,但經(jīng)妙手點化,不乏婀娜之致。其刀法細入毫末,隱起自然,頗富功力。
沉香木雕松竹梅圖筆筒
沉香木雕松竹梅圖筆筒,明晚期,高11.9cm,口徑11.3-10.8cm。
筆筒以沉香木雕成,俯視筆筒底如懸斗。外壁雕山巖凹凸嶙峋,并以浮雕及鏤雕技法刻畫老梅一枝、幽竹幾莖、虬松數(shù)株。松干、梅枝盡力賁張,惟竹莖纖弱,于是以數(shù)塊巨石相配。
此作品不似一般沉香木雕刻般精致,如筆筒的口沿處僅刻陰線一周,無其它裝飾,巖石的雕鑿痕跡也清晰可見。其妙處在于設計大膽,拋棄陳規(guī),于粗獷中不乏細膩的表現(xiàn),對松、竹、梅、石等物象所包孕的精神內涵作了恰如其分的表達。其器雖小而畫面境界不俗,在眾多的沉香木雕刻品中顯現(xiàn)出獨特的價值。
【古代文房四寶之筆筒的歷史藝術簡介】相關文章:
古代筆筒的種類及簡介04-10
關于古代珍玩之壓尺的歷史簡介04-10
古代詩人簡介之嵇康11-23
古代詩人簡介之韓非04-01
古代詩人簡介之乾隆04-01
康進之古代詩人簡介04-01
古代詩人簡介之周樸04-01
古代詩人簡介之樊宗師04-01
古代詩人簡介之曹組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