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資治通鑒》序閱讀理解
《資治通鑒》序
。ㄋ紊褡冢┯
朕惟(想,思考)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故能剛健篤實,輝光日新①。《書》亦曰:王,人求多聞,時惟(愿,希望)建事!对姟、《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鑒于后世者也。
漢司馬遷?(chou,綴集:連綴匯集。多用于著述、編輯)石室金匱之書,據(jù)左氏《國語》,推《世本》、《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采經(jīng)摭(zhí,采集)傳,罔羅天下放失(軼)舊聞,考之行事,馳騁上下數(shù)千載間,首記軒轅,至于麟止②,作為紀(jì)、表、世家、書、傳,后之述者不能易此體也。惟其是非不謬于圣人,褒貶出於至當(dāng),則良史之材矣。
若稽古英考③,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嘗命龍圖閣直學(xué)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跡,俾就祕閣翻閱,給吏史筆札,起周威烈王,訖于五代。光之志以為周積衰,王室徵,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平王東遷,齊、楚、秦、晉始大,桓、文更霸,猶讬尊王為辭以服天下;威烈王自陪臣命韓、趙、魏為諸侯,周雖未滅,王制盡矣!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切磋)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吉兇、善惡各種現(xiàn)象)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guī)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敎,斷之以邪正,要之於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戶牖之間而盡古今之統(tǒng),博而得其要,簡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總會,策牘之淵林矣。
《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故賜書名曰《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焉耳。
【注解】①剛健篤實,輝光日新:《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高亨注:天之道剛健,山之性厚實,天光山色,相映成輝,日日有新氣象。后常指一個人在道德、文學(xué)、藝術(shù)等方面日有長進。②至于麟止:到西漢發(fā)現(xiàn)麒麟為止。③英考:(宋神宗)已故父皇英宗。
1.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君子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畜:培養(yǎng)
B.此亦古人述作造端立意之所繇也 繇:原由
C.勒成二百九十六卷 勒:編輯
D.以著聯(lián)之志焉耳 著:完成
2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考之行事。 /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dāng)嘀孕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C.博而得其要。 /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乎己。
D.簡而周于事。 / 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3、下列各選項中全都直接表現(xiàn)宋神宗看法的一項是( )
、 王,人求多聞,時惟建事。
② 《詩》、《書》、《春秋》,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鑒于后世者也。
、 周積衰,王室微周雖未滅,王制盡矣!
④ 惟其是非不謬于圣人,褒貶出于至當(dāng),則良史之材矣。
、 博而得其要,簡而周于事,是亦典型之總會,策牘之淵林矣。
、 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
A.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2分)
。1)皆所以明乎得失之跡,存王道之正,垂鑒于后世者也。(4分)
譯文:
。2)惟其是非不謬于圣人,褒貶出于至當(dāng),則良史之材矣。(4)分
譯文:
。3)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4分)
譯文:
【《資治通鑒》序閱讀理解】相關(guān)文章:
嚴(yán)祺先文集序歸莊閱讀理解12-28
《社戲》閱讀理解08-21
社戲閱讀理解10-10
《白鷺》閱讀理解09-06
《變》閱讀理解10-21
《山雨》閱讀理解09-24
時間閱讀理解11-11
《夏夜》閱讀理解06-20
《父親的眼神》閱讀理解閱讀10-17
《舊唐書》閱讀理解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