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櫟之身的成語典故
典故是一個(gè)漢語詞匯。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shù)墓J(rèn)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樗櫟之身的成語典故,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典源出處
《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chu)。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shù)千牛,絮(xie)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dāng)?shù)。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zhí)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滿,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釋義用法
《莊子》里說,有一種樹名樗(臭椿),雖然高大但主干擁腫不合尺寸,小枝彎曲也不夠材料,因此匠人不用。又有土神廟前的櫟樹,也非常高大,但匠石連看也不看,一直走過去。弟子請(qǐng)問,匠石說,這是散木,干什么用都不行,因此能一直長下去,有這么長的壽命。后用此典借指人沒什么才干,多用于自謙;也指人無才干,反而得以保全自身,得享高壽。
用典形式
【莊樗】宋·楊億:“虛名同鄭璞,散質(zhì)類莊樗!
【壽櫟】宋·陸游:“斧斤遺壽櫟,云海寄冥鴻。”
【擁腫】唐·高適:“不才羞擁腫,干祿謝侏儒!
【散櫟】元·戴良:“學(xué)通上古長桑術(shù),道悟南華散櫟篇。”
【散樗】唐·駱賓王:“有志慚雕朽,無庸類散樗!
【樗材】元·王逢:“樗材荷推獎(jiǎng),思報(bào)輯遺編!
【樗櫟】唐·歐陽詹:“桃李有奇質(zhì),樗櫟無妙姿!
【樗散】唐·杜牧:“廣文遺韻留樗散,雞犬圖書共一船!彼巍ぬK軾:“千章杞梓蔭云天,樗散誰收老鄭虔!
【不才樗】清·王夫之:“鯤鵬聊志怪,終是不才樗!
【曲轅社】宋·黃庭堅(jiān):“櫟依曲轅社,聊用神其拙。”
【曲轅樹】北周·庾信:“雖欣曲轅樹,猶懼雕陵鵲。”
【樗櫟壽】宋·陸游:“造物念途窮,畀以樗櫟壽!
【樗櫟身】宋·蘇軾:“常恐樗櫟身,坐纏冠蓋蔓!
【得全社櫟】宋·蘇軾:“君才不用如澗松,我老得全如社櫟!
【社櫟幸散材】宋·陸游:“池魚往者憂奇禍,社櫟終然幸散材!
【樗櫟之身的成語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12-27
成語典故05-22
不貪為寶的成語典故01-04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12-17
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11-23
有關(guān)成語的典故05-31
成語典故介紹01-06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