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堅壁清野
【拼音】
jiān bì qīng yiě
【解釋】
堅壁:堅固壁壘;清野:清除郊野。對付強敵入入侵的一種方法。使敵人既攻不下?lián)c,又搶不到物資。
【出處】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
【舉例造句】
一、為了不讓敵軍得逞,統(tǒng)帥決定實施堅壁清野的策略。
二、你回來前告訴我,我好堅壁清野,或者請你喝酒吧!
三、合州刺使龔景瀚進一步提出堅壁清野法。
四、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一個堅壁清野就足以使敵人望而生畏了。
五、游擊隊堅壁清野,粉碎了犬養(yǎng)的奪糧計劃。
六、當年拿破崙率軍遠征俄國,因為俄國采取堅壁清野的戰(zhàn)略而一敗涂地。
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1
堅壁清野是戰(zhàn)時對付入侵之敵的一種策略,堅守據點,轉移周圍的人口、牲畜、財物、糧食,毀掉戰(zhàn)地附近的房屋、樹木,使敵人既攻不下?lián)c,又無東西可搶。
《三國志·荀或傳》有這樣一個故事。
曹操是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東漢末年,軍閥豪強,紛紛割據,曹操實力本來不大,在打了幾個勝仗之后,特別是在山東兗州一帶打敗了呂布之后,威勢大增
靠近兗州的徐州,地位險要,物產豐富,曹操想占領這個地方。但是,由于徐州守將陶謙很得人心,不易取勝,曾經打過一次,沒有得捏。后來聞知陶謙已死,曹操便想立刻前去攻打。曹操的.謀士荀或勸阻道:“我們在兗州這里,立足未穩(wěn),呂布一定會乘虛而入,兗州勢必失守。徐州萬一又攻不下,我們到哪里去呢?”
荀或還說:“現在陶謙雖死,但是因為我們已打過他一次,他的部將必定提高警惕,隨時防備我們襲擊。他們一定會用‘堅壁清野’的辦法來對付我們。如果攻又攻不下,田里的糧食也收不到,那處境就要十分危險!”
曹操聽了荀或的分析,認為很有道理,就不去打徐州了。
《晉書·石勒載記》也有一段故事。
晉朝時,北方十六個少數民族之一的后趙,頗有勢力;实凼,曾親自率領兵馬,南下與晉軍作戰(zhàn),現在的河北、河南、山東和江蘇、安敢一帶,幾乎都被占領。晉軍不敢對抗,節(jié)節(jié)敗退。在壽春這個地方,晉軍采取“堅壁清野”,使敵人找不到吃的東西,大鬧饑荒,石勒這才無法繼續(xù)進軍,不得不后撤。
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2
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zhàn)而自因耳。
釋義:“堅壁”,堅守壁壘,加強防御工事;“清野”,將四野居民、物資全部轉移、收藏,使敵人一無所獲,立不住腳。堅壁清野,指一種困死、餓死敵人的作戰(zhàn)方法。
故事:東漢末年,曹操在鎮(zhèn)壓黃中義軍后占據兗州地區(qū),繼又揮師東進,準備奪取徐州。但兗州豪強張邈,勾結割據勢力呂布,襲破兗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領要地催陽。曹操急忙從徐州撤兵回來,向屯駐催陽的呂布發(fā)動反攻。呂布十分兇悍,雙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時無法取勝。不久,徐州守將陶謙病死,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曹操爭奪徐州的心情更為迫切,想要取下徐州再來消滅呂布。曹操的謀士荀或,勸諒曹操切勿急于進兵徐州,以免呂布乘虛而入。他說:“眼下正值麥收季節(jié),據報徐州方面已組織人力加緊搶割城外麥子,運進城去,這表明他們對可能發(fā)生的戰(zhàn)爭有所準備。收盡麥子,對方必然還要加固防御工事,撤退四野居民,轉移糧草、物資。這樣軍隊開到那里,勢必無法立足;對方用‘堅壁清野’的辦法對付我們,到那時,攻不能克,掠無所得,不出十個天,全軍就要不戰(zhàn)自潰”
【堅壁清野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12-27
成語典故05-22
不貪為寶的成語典故01-04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12-17
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11-23
有關成語的典故05-31
成語典故介紹01-06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