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觀書有感的詩意,歡迎大家分享。
原文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xiàn)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
要問為什么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其二
昨天夜里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巨大的艦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力氣,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順漂。
詩意:
《觀書有感二首》是宋代學(xué)者朱熹的組詩作品。這兩首詩是描繪其“觀書”的感受,借助生動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第一首詩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現(xiàn)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第二首詩借助巨艦無人能推動卻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藝術(shù)創(chuàng)作需要靈感的道理。全詩寓哲理于生動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墮理障,富于理趣,一直為人傳誦。
創(chuàng)作背景:
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quán)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xiāng)竹山村)雙林寺側(cè)的武夷堂講學(xué)。在此期間,他往來于南城、南豐。在南城應(yīng)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fā)出由衷贊美。又應(yīng)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xué),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并為吳氏兄弟創(chuàng)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