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拼 音 zhǐ
部 首 止 筆 畫 4 五 行 火 五 筆 HHHG
詳細(xì)釋義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腳趾頭,下象腳面和腳掌。本義:腳) 同本義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為足。——《說文》
北止!秲x禮·士昏禮》。注:“足也!
屨校滅止!兑住な舌尽
舉止高!稘h書·五行志》
四之日舉止!稘h書·食貨志》
當(dāng)劓者,笞三百,當(dāng)斬左止者,笞五百!稘h書·刑法志》
〈動(dòng)〉
停住,中斷進(jìn)程
止,停也,息也!稄V韻》
亦可以止矣。——《呂氏春秋·下賢》。注:“止,休也!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俄n詩外傳》
羽飛乃止。——《三國志·諸葛亮傳》
雪止。——《資治通鑒·唐紀(jì)》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读凝S志異·狼三則》
絮絮不止。——《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又
漸拍斷止。
又如:止步;止怒;止瀉;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戰(zhàn)爭);止止(猶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軍(讓軍隊(duì)停止前進(jìn))
阻止,不讓進(jìn)行
笑而止之!读凶印珕枴
相如止臣!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又
相如固止。
使人止晉鄙!妒酚洝の汗恿袀鳌
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濉 狄夷散人《玉嬌梨》
又如:止遏(阻止;抑制);止哭(止住哭聲);止善(阻止別人做好事);止節(jié)(阻塞;節(jié)制,抑制);止塞(阻止,堵塞);止暴(制止暴戾行為)
駐守 。
如:止壁(頓兵扎營);止舍(駐扎宿營);止守(留守);止次(駐扎)
居住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对姟ど添灐ばB》
止文殊院!缎煜伎陀斡洝び吸S山記》
又如:止息(住宿;休息);止居(安居;定居);止托(寄居)
停留,逗留
南陽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則有禍。——《搜神記》
止子路宿。(止,使……留下。)——《論語·微子》
又如:止頓(止留。停留);止泊(停息);止于至善(處于最完美的.境界)
〈副〉
僅;只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印二三本。——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只十有一日。——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止增笑耳。——《聊齋志異·狼三則》
又
止露尻尾。
又
止有剩骨
又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止剩下一篇文章還沒有抄完;止有此數(shù)了
在句末可表肯定陳述語氣,相當(dāng)于“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行:大道。)——《詩·小雅》
止(zhǐ),停止,不再前進(jìn)的意思。止,一只腳,腳趾朝上、腳后跟朝下,停止前行。一前一后兩個(gè)腳印為一步,后面的腳不再前進(jìn),只剩下前面的腳印了,就是止了。止,表示停住不動(dòng),攔阻,使停住,古同“趾”,腳;腳趾頭。周代以八尺為一步,秦代以六尺為一步。半步為武。武取“止、戈”二字組合,取其“半步為安全范疇“的意思。尺(尺骨),以人體小臂長為一尺。半步,即一腿之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