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魯迅的《在酒樓上》,心頭便不由得多了幾分沉重。文章讀來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憂傷,壓抑,甚至是憤慨.我想這便是魯迅的味道吧!文字并不華麗,卻經得起一遍又一遍的細讀.仿若可以感受到魯迅在風雨中的吶喊,也許這就是文字的力量.
《在酒樓上》講述了“我”回鄉(xiāng)后來到昔日常去的小酒樓一石居時,與舊同窗呂緯甫偶遇,聽他講訴人生境遇的一篇小說。內容很簡單,卻發(fā)人深思,給人以震撼。
作為主人公之一的呂緯甫曾是一位有志青年,可謂書生意氣,揮斥方酋,他指點著江山,激揚著文字,視萬戶侯如糞土。他曾慷慨激昂地討論過民族大業(yè);曾不顧一切地與封建禮教作斗爭;曾無畏地沖進城隍廟拔掉神像胡須。然而殘酷的現(xiàn)實卻讓他變得頹唐,以至于絕望,他放棄了立場,失掉了夢想,甘心于以教四書五經度日。這前后鮮明的反差不禁讓人感到社會的黑暗。呂維莆說過這么一段話“看見蜂子或蠅子停在一個地方,給什么一嚇,即刻飛去了。但是飛了一個小圈子便又飛回來停在原地點。便以為很可愛,也可憐?刹涣犀F(xiàn)在自己也飛回來了,不過繞了一點小圈子。”似乎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的命運亦大多如此。你在街頭看到一個不起眼的老頭,或許他曾和如今的你一樣青春無限,滿是宏圖大志;或許他曾風光無限,萬人追捧,卻終究馬失前蹄,榮華富貴如過眼云煙般消逝了。便如同小狗開心地追逐著自己的尾巴,卻不知自己不過是繞了一圈又一圈而已。然而對于那個時代的呂緯甫而言更有一份作為知識分子的悲哀,那是一個吃人的社會,知識分子受著非人的壓迫與摧殘,他們在矛盾中掙扎,彷徨,進而絕望,失了人格,成為了行尸走肉。這是知識分子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文中的“我”。在他眼中“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晴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游人的甘心于遠行!毕雭磉@花便是“我”吧!更是魯迅。紅花在雪中怒放,開得如火,不正是魯迅在黑暗中憤怒,高喊。他為呂維莆的改變而心痛,更為無力改變這吃人的社會而無奈。文中有這么一句話“北方固不是我的舊鄉(xiāng),但南來又只能算是一個客子”其中自然有對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感慨,但我認為更加折射出其在改革社會,教化民眾的道路上走得形單影只的慘象。南來北往都不過是一個過客罷了,但是缺少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魯迅并沒有被現(xiàn)實所打-倒,他依舊頑強的走著。正如魯迅先生自己所說的,“希望是本無所謂又無所謂無的,這條路還是在于你如何去走!比绻愕难壑杏邢M,那么即使前路再迷茫,心也是光明的,堅定的。自然不會被現(xiàn)實所打-倒了。
魯迅一路走來,一路挫折,但并沒有被挫敗。他是一個無畏的強者。如今的青年自然不用承受如此,但也面對著很多抉擇,誘惑,生活依舊殘酷。我們或是如那鵝軟石鋒芒盡失,只會圓滑處世,抑或是堅持自我,無畏世俗種種。這都取決于我們自己罷了。
《在酒樓上》被譽為“最富魯迅氣氛”,是辛亥革命后中國知識分子精神面貌的寫照。呂緯甫是《在酒樓上》的主人公,這是一個曾有過辛亥革命時期的革命熱情,現(xiàn)在卻變得意志消沉的“文人”。這篇文章也被魯迅先生的弟弟周作人先生譽為“最具有魯迅色彩的文章”。